可惜的失敗挑戰-「死因無可疑」影評

漫步者小屋
6 min readJul 2, 2020

--

在電影上映數天後,終於能抽時間去欣賞香港版本的「黑暗之家」。筆者對原著的評價甚佳,早前亦特意配合電影為原著寫了一篇短短的書介

本來的故事是發生在1996年的日本京都,「死因無可疑」則是2017年的香港。所以故事當然會出現大篇幅的改動,而難度無疑是極高的。時代和空間背景極之不同,在香港這小小的地方作舞台,令整個故事容易出現犯駁之處。

而今次的改篇挑戰,敗筆實在有太多了。尤其對筆者這些對原著有極高評價的觀眾來說,就是充滿了失望。

劇照

「死因無可疑」講述保險經紀葉永信(陳家樂 飾)被客人朱重德(黃秋生 飾)指定跟進保單。上門去到村屋後,卻目擊朱重德繼子上吊的屍體。深信朱重德詐取保險金的葉永信,因兒時陰影和正直的個性,立心追查案件。結果卻令自已和身邊的人捲進危險之中。地獄之路是由善意鋪成。

只看簡介,除了強調主角有一棵正義心外,電影和原著是一模一樣的。這是因為立意不同,電影抓住了原著一句:「善意踏實的路,有時也會通向地獄。」,善惡成為了整套電影的主旨。

原著中,這句是在金石教授口中和男主角的思緒中,只出現了兩次的無關痛癢的引用。所以這一次的電影,必需用新故事的心態去欣賞。

嘛,很難不去作比較就是。

「死因無可疑」無疑是一誠意之作。燈光、美術、CG、場景搭建都令人看得十分「愉快」。戲中眾人的演技也是無容置疑,尤其是男主角黃秋生,他把書中的菰田重德演得活靈活演。陳家樂也成功演出一個正義過頭,最後被正義心引起的邪惡反噬的保險經紀。

結論整套電影都是失敗在故事劇情上。

我不想劇透,但在這一電影中,說出真正兇手並不算是劇透。很明顯林嘉欣飾演的沈子玲才是黑幕。沈子玲也是太神通廣大了,而且電影中完全沒有提起過她是如何做到這些不可能任務。在原著中的1996年可能可行的手段,在今天的香港是不可能的。結論,就是不提也不說。

沈子玲比起原著的菰田幸子多了視障,卻更神通廣大。觀眾不禁是覺得馬虎了事,或根本解不通。

有影評提出男主角本來是願意幫助顧客詐騙保險金的,卻出現了去追究朱重德,十分奇怪;我倒是導演是想表達男主角是一位願意相信別人的保險經紀,並不認為一開始提及的保單是欺詐。

劇照

主角因為PTSD(?)和沈子玲的壓力,一步步走進了地獄,到最後成為了一個難以稱得上好人的男人。但電影中男主角的幼稚太搶鏡了,感覺令男主角走進地獄的是他的低智商,不是因為他的善意。看著男主角和上司與同事的互動就不禁心想,「啊生,您貴庚?」結果沒能表達到「地獄之路是由善意鋪成。」

最大的敗筆為,真是太不恐怖了。這是驚悚片對吧?演技是交足了,但往往是一些正面衝突和眼神的戲份。沒法像原著一像用短短,平淡的對白,令整個氣氛凍結的感覺。「那他死了,還能拿一次?」同一個名場面,在電影中卻由戰悚,成為林嘉欣表現狂氣的一幕。

以下內容將會出現劇透。

比較一下,原著和電影的差異。

電影十分用心,希望保留原著的設定,並將故事現代香港化,卻稱不上成功。

書中男主角是負責賠償的部門,去調查是理所當然。電影中一個保險經紀去調查到這一個地步,也太港劇了吧。

結局來說,原著是主角得到了救贖,鼓氣勇氣翻查文件,發現哥哥是為了追逐松鼠失足,並非因自已自殺;電影中相信哥哥就是因為主角自殺,而且最後憎恨不是大奸大惡的黃秋生,成為了一個不再相信好人的人。

劇照

原著中的菰田幸子都是一個有犯罪型人格的人。根據書中所言,這種人發現有人想阻礙自已實現目的時,就會非理性的憎狠一個人,甚至將他/她殺死。所以當書中主角用信通知菰田幸子有可能被殺,菰田幸子就殺死女主角家中七隻(是,整整七隻)小貓,警告男主角。在拒絕支付菰田重德雙手的保險賠償後,綁架了女主角,在半夜走上男主角家中「家訪」。

菰田幸子的專屬武器為開山刀大小的斬骨刀,氣勢如虹,亦令主角多次打消反抗的念頭。

菰田幸子是犯罪人格特徵在小說中是不斷去塑造,電影就無法造到。也沒有到中段才驚覺菰田幸子才是犯罪人格的爽快感。沒有嗅覺、自殘行為種種伏線劃走了,可能導演不打算隱藏沈子玲是黑幕吧。

綁架文惠儀 — — 即男主角的女友的手段,在電影中並沒有交代。在小說中是躲在研究所的廁所,用藥迷倒了女友,放在三輪車上加一些紙皮,手拉十公里回黑暗之家。原著也太不可思議了,更不可能在電影的時空出現,雖然沈子玲是有架小貨車就是。

原著中後來男主角救出了女友,警車及時來到黑暗之家,幸子潛逃一段時間後,在保險公司和男主角大戰一場。在電影中就是在黑暗之家,出現令觀眾百感交集的青年男子vs傷殘師奶大戰。

劇照

故事中十分注重保險和心理學的知識,尤其是天生的犯罪者的討論。到底精神變態是一種歧視還是學術的分類;到底天生的犯罪者算不算是人類。金石教授,相對是甘清石,認為因某些原因;可能是食物、環境污染、甚至是福利社會令天生的犯罪者增加了。最後一個原因,就是提到「善意踏實的路,有時也會通向地獄。」的原因。男主角最後是相信女主角的想法,沒有人是天生的犯罪者,只是因為童年的傷痛、教育問題,不懂去愛人。另外,女主角並不如電影中的文惠儀一樣,認為教授是犯罪人格。女主角認為金石和自已的父母一樣,是病態的悲觀主義者。

最後,原著的小惠太可愛了。湯怡的文惠儀也很漂亮帥氣,但小惠那種天真,又纖細的感覺太棒了。就只是抱怨一下。

劇照

私心的說,只看秋生哥飾演的朱重德也值得進場。無疑是用心誠意的作品,整體來說也沒有悶場,娛樂的功能是做到了,但劇本上的不足,浪費了整個製作組。

--

--

漫步者小屋
漫步者小屋

Written by 漫步者小屋

在香港主權移交年,誕生在這荒謬的世界中。公開試畢業後,就投身了殯儀這古老行業。熱愛在世界中漫步,曾隻身用十日時間從立山走到上高地。希望在這裡分享殯儀、旅行和文化之點滴。

Responses (1)